Imagine if … 中文版譯者後記
羅賓遜爵士這本書正是想帶著大家——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工作者,無論是學生還是早已工作的自主學習者——去看看整片樹林。他向我們展示了一系列極其豐富多元的視角來思考教育,從人類起源到進化,從文明發展到科技進步,從腦科學到生物多樣性,從工業革命到再生農業,當然還討論了與教育有關的經濟社會因素,以及教育應當幫助學習者培養的核心能力等話題……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讀完原著的時候就感嘆:啊!這才是思考和討論教育應有的角度與高度。
羅賓遜爵士這本書正是想帶著大家——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工作者,無論是學生還是早已工作的自主學習者——去看看整片樹林。他向我們展示了一系列極其豐富多元的視角來思考教育,從人類起源到進化,從文明發展到科技進步,從腦科學到生物多樣性,從工業革命到再生農業,當然還討論了與教育有關的經濟社會因素,以及教育應當幫助學習者培養的核心能力等話題……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讀完原著的時候就感嘆:啊!這才是思考和討論教育應有的角度與高度。
我兒子 6 歲的時候,新學年開始不久,我參加那個學年的第一次家長會。他的老師告訴我說:「他是個好孩子,但是他愛問問題。」作為一名研究員,我認為提問是一種寶貴財富,甚至是最重要的財富。所以我當時很不喜歡老師說的「但是」這個詞語。——為什麼,就因為我兒子愛問問題,就讓他在老師眼中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好?我難以理解。
立大是一個共同學習的場所,但立大的學習也不限於見見名人、聽聽講座,還有這些知識傳授、專業討論之外的很多精彩時刻。這些時刻可能是你與同學之間的舉杯一笑,可能是你與室友之間的小小摩擦,甚至是你對志願者工作的讚賞或不滿,當然還有可能是與心儀之人的邂逅。所有這些,也是立大希望各位能夠在此間去體驗和學習的,學習如何體諒他人,如何過集體生活,如何討論和處理公共事務。這種時候,不妨想想曾子的另一問: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