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〇二五年七月,讀書記錄
讀《深度數位大掃除》《伊朗五百年》《指環王與哲學》等書。

一、手機大腦

Anders Hansen 著,任李肖垚譯,後浪出版,二〇二二年

本書論點,從進化的漫長歷史來看,人類幾千年文明史只不過是彈指一瞬間,而人類大腦近萬年來幾乎未曾變化,它並未進化成適應現代社會的樣子。智能手機這種「新型興奮劑」滿足人類大腦的很多需求,例如刺激多巴胺分泌。大型科技公司則利用人類心理機制,結合黑盒式科技,開發誘人上癮的科技產品,使用者甚至無需付費,只需沉迷其中,便能幫科技公司穩賺大錢。

二、深度數位大掃除

Cal Newport 著,洪慧芳譯,時報文化出版,二〇一九年

大型科技公司的「注意力經濟」正在毀掉你的生活,學會「數位斷捨離」,學會獨處,加入「注意力抵抗運動」。作者另外著有《深度工作》Deep Work, 也很值得一讀。

三、欲罷不能:科技如何讓我們上瘾

Adam Alter 著,廖建容譯,天下文化出版,二〇一七年

作者探討多種成瘾現象,指出物質成瘾(如毒品成瘾)與行為成瘾(如手機成瘾)的同樣危害。每一章均從傳統常見的物質成瘾現象或實驗講起,之後聯繫現代社會的種種科技產品成瘾及其危害。

四、失控的焦慮世代

Jonathan Haidt 著,鍾玉玨譯,臺灣網路與書出版,二〇二四年

書中揭示,2010年之後,世界絶大部分地區青少年心理疾病、自殘、自殺均明顯增加。作者控制各種變量,排除各種可能之後得出結論:這是智能手機、移動互聯網、社交媒體導致的問題。

五、捍衛隱私

Kevin Mitnick & Robert Vamosi 著,吳攀譯,浙江人民出版社,二〇一九年

作者乃知名黑客,撰書教育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的數字(digital)隱私,大量案例及工具推薦,非常實用。好的數字隱私習慣不在於知道多少概念和工具,而在真的遵循原則、使用工具。

六、伊朗史

Elton Daniel 著,李鐵匠譯,東方出版中心,二〇一〇年

本書英文版付梓較早,止於哈塔米執政時期(2005年)。過去二十年,世界與伊朗均有巨變,互聯網於伊朗民衆之意義,想必中國人不難理解,甚至它在伊朗引發 2009 年之「Twitter 革命」,此又為中國所無。

七、伊朗史——創造世界局勢的國家

陳立樵著,三民出版,二〇二〇年

台灣學者之視角,強調警惕「西方主流叙事」,較能同情伊朗特殊歷史文化。可惜與當代伊朗最為相關的近現代史篇幅太少,遠不如古代部分詳細。

八、縱觀百年西亞:從阿以衝突、庫德族到伊朗核協議,歷史糾葛與當代議題

陳立樵著,臺灣商務出版,二〇二〇年

此為作者在「自由評論網」專欄文章精選彙集而成,非學術著作,故行文更為張揚,批評「西方」不遺餘力。

九、星火:中國地下歷史學家與他們的未來之戰

Ian Johnson 著,林瑞譯,臺灣八旗文化出版,二〇二四年

作者講述1949年以來中國民間歷史學家之不懈努力,看到很多師友的名字,如艾曉明老師,老虎廟大哥,江雪大姐等,頓時非常想念與他們相處的時光。

作者主持「中國民間檔案館」網站,為保存、傳播中國民間歷史貢獻良多。

譯者為臺灣人,似乎不熟悉中共歷史與中國當代政治,因此書中錯譯竟達幾十處。讀完全書之後,我會整理所有錯誤,告知作者與譯者。

十、指環王與哲學

Gregory Bassham, Eric Bronson 編,金旼旼譯,上海三聯書店,二〇〇五年

英文書名副標題 One Book to Rule Them All, 正對應索隆魔戒上的文字: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, one ring to find them, One ring to bring them all, and in the darkness bind them.

十六位哲學教授從不同角度談《指環王》之哲學意涵,包括:追求幸福,善與惡之本質,現代性與傳統,美好結局與宗教希望等。


上次修改於 2025-07-31

此篇文章的評論功能已經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