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《天風閣學詞日記》1950年1月至6月。
一月
夕閱基度山,不能釋手。聲越謂大仲馬是小說托拉司,此等書未必皆出其手,惟經其最後潤色耳。(一月廿四日)
聽談外文系前日師生開總結會,有一學生批評教師,殊無禮貌。夕聽無線電臺灣廣播,有人稱宋美齡爲「我們的母親」,無恥至此。(一月廿五日)
按:喜迎「新時代」之人,只知「我們的母親」無恥之至,豈料陽謀、紅日均不遠矣。
過黃賓虹先生談畫,謂我國畫法與一切學問相通,在放而能收,有含蓄不盡之意,此與西洋畫不同,所以有世界藝術價值。(一月廿九日)
二月
用思過久,拭地習勞爲調劑。(二月十日)
早朱鵬、張延彪自上天竺訓練處來,謂受訓甚有益,前日自我檢討,有曾任公務者自舉貪污劣跡,有女子自白失貞,皆垂涕而道,互相批評時亦皆甚不客氣。此從來未有之教育,聞之甚爲興奮。(二月十七日)
按:吾人今日已知,自我檢討、自舉劣跡、自白失貞,凡此皆承「延安整風」而來。瞿禪老人彼時若知延安之事,聞此尚能「興奮」否?
午後過許文雨談奉化爲人,謂見其以朱筆點讀王陽明、曾國藩全集,皆數十本,從頭至尾閱兩三年方畢。(二月十七日)
按:奉化非賢君子,然存希賢慕聖之心,迥不似韶山其人無恥之尤。
三月
午後與雁迅登孤山談詩。宋詩理致較唐詩顯露,此其所以不及唐絕渾成處。唐人絕句,積千百年以來學力精華乃成此珍寶。(三月一日)
過鵷雛久談,承示《望江南》分詠並世詞家十二首。朱彊村、沈逋翁以下有龐檗子、吳瞿安、喬大壯、冒鶴亭、馬湛翁、沈尹默、汪旭初、陳匪石、陳彥通,並下及賤名,詞云:「宗白石,樂苑耿傳燈。清苦江山留且住,野雲孤鶴是平生。無跡任飛行。」謂予宗白石,固不敢承;野雲孤鶴句,則當自勉耳。(三月九日)
按:晚清民國詞林點將錄也。
石君主任報告年來課程變更,謂往年專書選讀,有《詩》、《易》、「三傳」、「三禮」、《論》、《孟》、《老》、《荀》等,今只開《詩經》、放翁詩,及予之《楚辭》、樂府詩集、專家詞,由國學轉入文學矣。(三月十六日)
按:日漸下沉,入於流俗。
自念數十年來習書,由褚河南聖教、顏平原郭家廟、塼塔銘,轉入黃漳浦、黃山谷,不能專主一家,遂一無所就。近頗愛宋仲溫,思兼參雲麾,學漢隸,於禮器、石門頌、黃龍、史晨,偶亦摹臨,亦終不到,由筆力弱也。(三月十六日)
少聽天五誦其近作白話詩。予念中國舊詩詞罕有爲少年人作者,大都皆中年以後人口氣心事,少年人不能爲舊詩詞,此亦一因。(三月廿三日)
按:曩歲余授幼童詩,亦有此感。
舊詩誠非變不可,然於舊詩無根底者,亦不足以語新創云云。予謂形式固當變,內容之積極向上,尤爲要緊,兩者互爲影響,要以內容爲主。(三月廿四日)
按:「於舊詩無根底者,亦不足以語新創云云。」誠哉斯言,足爲後來者誡。
閱潘光旦《人文史觀・婦女解放新論》,引英人蒲雨士說,反對近日所謂婦女運動。(三月廿五日)
按:潘光旦1931年撰《婦女解放新論》。或謂潘先生乃現代大儒,以其重差等、斥平等故。潘先生又有《平等駁議》一文,亦收於《人文史觀》。
夕心叔來談,謂漢字之必變拼音文字,爲世界最合理之新文字,皆已無可置疑。(三月廿七日)
夕聽心叔談等韻之學,謂清人爲漢學者不屑治宋人之學,故錢大昕、戴震皆不明等韻,近代黃季剛一生治聲韻,亦於此朦然。又謂語言文法,皆愈進步則愈簡約,北方方言簡於南土,由南土進化較遲。(三月三十日)
按:中華文化於二十世紀遭逢之最大悲劇,莫過於心叔之流奉「進化史觀」爲圭臬,操戈入室,肆其破壞之能事。
閱《人民日報》,有馮友蘭參加華北土改一文。天五謂馮氏如真悔悟其前者言論之誤人,當辭職避賢路,今猶戀棧不去,是爲投機。予謂此論太苛。(三月廿九日)
四月
閱清華中文系新改課程,但有詩曲,而無詞。詞在新學界將無地位,二三十年來藉此餬口,無益於大衆之學問,必有被淘汰之一日,宜及早勉自振拔,期有所靖獻於社會。(四月十四日)
按:可悲,可嘆!媚衆者,非學也。瞿禪身負數千年中華文脈之傳承,尚有此憂,彼時政教風氣可想見矣。
閱報,教部定文法學院但有文學系,下學期中外文合併,浙大人事必大有變動矣。(四月十八日)
晨雁迅來,談階級意義,謂新近婚姻法公佈,可擊潰封建。(四月十九日)
講辛詞二課,謂《摸魚兒》上承離騷,爲唐宋詞之中心,猶詩中之杜老《北征》,有觀止之嘆。(四月廿六日)
按:指辛詞《摸魚兒》「更能消幾番風雨」。龍榆生《唐宋名家詞選》引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言:「辛幼安晚春詞『更能消幾番風雨』云云,詞意殊怨……使在漢、唐時,寧不賈種豆、種桃之禍哉?」
見學生所揭《紅星報》,有《清算中國舊文學》一文,自《詩經》下逮「五四」時代文學,一筆抹殺。近日《文藝報》有葉蠖生者,亦有此論調,頗爲人所呵斥。(四月廿八日)
按:「五四」諸君欲廢漢字、棄舊籍,妖風既起,殆難平息。《天風閣》1950年多記心叔(任銘善)參與拉丁化漢字事,瞿禪老人以詞壇大將,竟亦積極學習拉丁漢字,自身已陷,又有何面目責怪年輕激進者?
徐步奎來,晚飯,夕與散步裏西湖,雨中望葛嶺,燈火甚美。步奎甚愛《禮記・月令》,謂人事與自然融合。(四月廿九日)
按:四季更替,週而復始,豈因現代社會而廢耶?吾觀東瀛電影,其國雖屬現代商業強國,然其民知寒暑者乃能於立春、夏至、立秋、冬至諸節氣,以合於時令之飲食,饗親人友朋於一夕,與自然融融者,豈非樂事哉?(昨觀電影《日日是好日》,此感尤甚。)
五月
心叔看《列寧選集》,謂其淵博可驚,論學問遠勝孫中山、斯大林,文字亦才氣磅礴。(五月一日)
聲越謂吾曹所教皆今日無用之書,又無業可改,實遊惰之民。心叔謂毛澤東文字,皆有獨往獨來之概。又謂自來革命家無有如列寧博學者。(五月廿九日)
按:任銘善,字心叔,語言文字學家。吾不知其學,然由《天風閣》所記諸事,吾乃深惡其人。
通貨膨脹十二年,卒歸平穩,此共產黨大功。(五月十五日)
予思自制一文,詳作詞經歷,不炫耀,亦不故作謙讓,尤須坦白記述心性缺點,近人多爲自我批評,此事極有意義。(五月十六日)
昨夕臺灣廣播,將宣稱一年後反攻大陸,予未及聽。蔣氏前此一二年屢來泛湖,飲於樓外樓。予未嘗一見,亦從未於無線電中聞其聲音。臺灣遲早解放,不知其能決然捨生否?若隨婦人逃亡美國,則令人齒冷矣。或謂其在南京亦嘗誓死,恐終不肯死。(五月十八日)
閱《文藝報》,近日新詩人主張接受舊傳統,重作五七言詩,予意歌謠體當與自由詩並行不廢。(五月廿一日)
六月
晚飯後與屢平登孤山頂,小坐下。自西泠橋至錦帶橋,昏曉看西湖,幾乎移步換境,自紅霞至暝黑,山水間美景無窮,居湖上時日恐不久,不可辜負矣。(六月八日)
按:因憶弘一法師1912年所作《西湖夜遊記》有言:「歲月如流,倏忽九稔,生者流離,逝者不作,墜歡莫失,酒痕在衣。劉孝標云:『魂魄一去,將同秋草。』吾生渺茫,可俙然感矣。」
石君出示教部新定大學中文系課程,古文學僅散文選、韻文選、文學史三門。(六月廿四日)
予念人類能以自己意志破壞自己生命(自殺),其他生物則無有。屢平謂往年在英國見報載某處海灘有鯨魚十餘,集體自殺。修齡謂以熾炭燒圍蠍子,蠍子被逼亦能以毒刺自殺。惟此二事皆近怪誕。(六月廿四日)
最后修改于 2025-04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