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話《對話瑞吉歐》:閱讀、翻譯與思考

我們剛剛結束夏季旅行回到巴黎,驚訝地發現:前段時間因爲高溫和乾旱而枯死的草地竟然悄悄變綠,原來是我們不在的這段時間裡,巴黎正好降溫降雨。

巴黎的秋天已經來臨,我們還有兩週時間就要開學,你呢?

無論是學生、家長還是老師,都要在未來十天左右迎來新學年了吧?

新的學年來臨之際,我們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:一本與瑞吉歐教育有關的電子書。

這本電子書收入 8 篇文章(正文 7 篇,附錄 1 篇),其中 4 篇譯文、4 篇原創,由 Chloe 和我翻譯或撰寫,時間從 2021 年夏天跨越到 2022 年夏天。

之所以會有這些文章,首先是因爲我們在閱讀《對話瑞吉歐》這本書的時候提出許多問題,而在探索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,發現一些新的、尚未翻譯成中文(也不知何時才會翻譯成中文)的重要資料,就想把它們介紹給中文讀者,因此有了其中的幾篇很長的譯文。

其次,翻譯這些資料的時候,我們自己又學到許多,甚至進一步去探索翻譯過程中的新問題……於是,我們又忍不住把自己翻譯的初衷、翻譯的過程和翻譯之後的思考也寫下來,作爲「譯者手記」分享給大家。

最後,還有一些文章則是閱讀《對話瑞吉歐》這本書時候的思考,也都隨手記錄下來,想着可能會對其他讀者有用。

總之,這本電子書裡的文章都是圍繞《對話瑞吉歐》展開的。因此我們將這本書命名爲《對話〈對話瑞吉歐〉——閱讀、翻譯與思考》。

其實,書中收錄的所有文章都在我們的微信公衆號(或個人網站)發佈過,那爲何還要將它們做成電子書呢?主要有兩方面原因:

一、這些文章的內容彼此相關,最好能夠放在一起看,甚至互相參照對比着看。——書中到處都是「關於這個問題,請見本書某篇文章」這樣的提醒——而現在它們分散在兩個微信公衆號裡,我們希望將其彙總,便於讀者查閱。

二、這些文章、尤其是幾篇譯文都不容易讀懂,而需要反覆閱讀、仔細琢磨。使用手機在微信公衆號裡閱讀這些長文,似乎不容易進入深度閱讀的狀態,而放在 Kindle 裡的電子書或者打印出來的一本書,可能更容易使人進入深度閱讀、反覆玩味的狀態。

出於這樣的原因,我們在今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就決定製作這樣一本電子書。可惜我們都太忙,一直拖啊拖,到了七月還未着手去做,八月初也只完成了一點點。所以我在旅行期間幾乎每晚加班,有時候甚至在搖晃的火車上面加班,就是爲了使這本電子書早日上線。

——既然文章都是現成的,把它們放在一起不就行了嗎,爲什麼還需要「加班」來製作電子書呢?

——的確可以簡單的複製、粘貼、導出就行,但那樣不是太醜了嗎?我用專門的 epub 電子書製作軟件 Sigil 來做,書中每一個標題、每一張圖片、每一條註釋,之所以會有那樣還算不醜的效果,都是用 HTML + CSS 代碼實現的。比如 37 條「譯注」就是我在回巴黎的搖搖晃晃的火車上面,一條一條完成的。

——辛苦嗎?

——不辛苦!開心才對!電子書如期完成,開心!趁機學會使用 Sigil 製作 epub 電子書,開心!

我們確實非常開心能夠將這些文章介紹給大家,也希望借此認識更多同道朋友。無論翻譯還是製作電子書,都是在工作學習之餘匆忙完成,難免各種疏漏,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正 🙂

最後,奉上電子書的下載地址,請根據自己所需的文件格式下載:

  1. epub 格式(Kindle 不可直接閱讀,iPhone 和 iPad 可以直接閱讀)
  2. azw3 格式(Kindle 可以直接閱讀)
  3. PDF 格式(B5 尺寸,方便打印)

最后修改于 2022-08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