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何所似,天涯共此時

案:2013 年至 2014 年,我擔任「立人大學」(Liren College)的總幹事。2014 年夏,立人大學在中國北京、廣州、成都、武漢和南京五個城市舉辦「遊學班」活動。本文最早是我在北京遊學班開幕式的演講。

8 月上旬,立大 2014 年夏季遊學陸續在幾個城市開始舉辦。又有一群理想主義青年走到一起學習,今年遊學包括了青年公益、互聯網與社會、唐詩與生活等話題。遺憾的是,我不能到每一個城市參加遊學,故撰短文一篇,遙寄各位參加立大遊學的青年朋友。

各位朋友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,有人自己打工賺錢積攢路費,有人努力說服家人打消顧慮,有人抱病擠進火車硬座。所有這些都讓我非常感動,感動於各位青年朋友堅定的求學之志和毅力。各位來到這裡,一定有許多好奇和許多期待。到底立大是什麼樣的?會學到什麼高深的知識?會見到傳說中的女神或者土匪嗎?還會在這裡遇見哪些有趣的人呢?

過去幾年,你們的師兄師姐也都帶著這樣的好奇和期待而來,之後又滿載收穫回到各自的生活中。三年來,已經有接近 400 位優秀的青年朋友來過這裡。你們的到來,使得他們所堅守的這種理想主義氣質得以接續,也使得理想的故事可以一直傳唱下去。

各位能夠坐在這裡,是經歷了重重選拔和考核的。因此我想,藉機來此做一番平常意義上的旅遊,一定並非你的初衷。那麼你的初衷是什麼呢?各位不妨每天問問自己:我來此,何所求?像曾子那樣誠意的問自己:「傳不習乎?」如此才能夠對自己的內心有一個坦然的回答:我求仁得仁矣!「求仁得仁」,每當有人問我來立大能夠得到什麼的時候,我都會如此回答。這當然不是一句偷懶的話,而是從某種角度來講學習的真諦所在。

立大是一個共同學習的場所,但立大的學習也不限於見見名人、聽聽講座,還有這些知識傳授、專業討論之外的很多精彩時刻。這些時刻可能是你與同學之間的舉杯一笑,可能是你與室友之間的小小摩擦,甚至是你對志願者工作的讚賞或不滿,當然還有可能是與心儀之人的邂逅。所有這些,也是立大希望各位能夠在此間去體驗和學習的,學習如何體諒他人,如何過集體生活,如何討論和處理公共事務。這種時候,不妨想想曾子的另一問: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」

如上所述這般的學習,正是我們理想中的教育与自我教育。然而各位可知,這樣的學習機會得之不易,守之不易。我常常不由想起 70 多年前的西南聯大,炮火紛飛中浪漫與艱難並存,理想與危險同在。過去幾年,立大亦曾遭遇一些「炮火」甚至風險,可能各位來此之前也有所耳聞。記得一位老師半開玩笑的說過:來立大經歷的這些麻煩,是成年洗禮,或許經歷了,才算是體會到了真實完整的中國。不知道你們今年遊學後會不會也這樣認為?

其實這些麻煩和風險,不只是你們各位要學習體驗,對立大來說也是如此。幾年來,立大面對和處理這些麻煩的經驗在一點點積累,從開始的手忙腳亂到現在,也慢慢變得更加成熟、冷靜和從容。今年遊學,立大會盡全力為大家服務。無論遊學過程中出現什麼麻煩和困難,立大一定會第一時間來面對、承擔和解決,以便讓各位能夠安心學習。

我們很榮幸找到一批能幹的志願者來幫助我們。各位的各種需要,都可以告知與你「一對一」手拉手的志願者,他們一定會及時處理。同時我也希望各位能夠理解和體諒志願者的辛苦,他們大都是在校學生,有些是立大以前的學員,與你們是同齡人,在遊學上比各位略多些經驗。他們願意不計報酬的投入時間和精力為各位服務,正是他們的努力,各位才能夠享受到如此美妙的遊學大餐,讓我們一起感謝他們。

最後,我想借用錢穆先生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語。錢先生說:理想必然伴隨着憂與困,在內心有憂,在外界遭困,否則便不能稱之為理想。祝願各位能夠在此找到理想、帶走理想、堅守理想。


最后修改于 2014-08-10